何以為第三產業的服務性?廣義上講是服務業,它直接面向人類社會的非物質需求,具備高附加值。何以為新時代德行?養德以克己奉公,育德為萬萬民益。德行本為個人之品,新時代德行則是引申為一個薈萃了一眾有德之人以為人民服務、教化社會為宗旨的社會公共服務事業產業,是一個特殊的新型第三產業。
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期,這種轉型帶來的一個主要變化是個人主體性不斷增強和個人利益最大化,每個人不再只以社會人或家庭人而存在,而主要是作為一個獨立個體而存在。由此,道德危機乘虛而入,其主要表現形式是社會公德的缺位。《左傳》有言:“立德莫如滋,去疾莫如盡。”其義是樹立德行要以寬仁滋長為上,去除頑疾要能夠徹底處理盡為好。新時代下將德行從個人事業變為社會事業是擺正缺位的關鍵一招,更是以憲法為本柔性化引導教化人民的特殊形式。
班杜拉的道德發展研究表明,人的道德行為,可以通過觀察學習而習得。道德作為一種特殊的社會現象,是生活于一定社會關系中的人們為了自身的發展而建立起來的、能夠滿足其發展需要的、一種靠社會輿論、風俗習慣、內心信念維系的非法律規范。從根本上講,它的建構和實施是依靠生活于一定社會關系中的人們自覺、自愿的活動來實現的。對個人而言,德是根本,財是枝葉,德厚財自然聚,德行致遠,財富無窮,一生無悔。對社會而言,涓滴之力匯聚成磅礴偉力,德行所能帶來的社會經濟價值是不可估量的。在價值主體日益多元化的今天,構建合乎人的發展需要的德行事業實為大本大宗。當德行變成一個與社會分工密切相關,擁有相應供應鏈和價值鏈的經濟產業,人們就能通過客觀明晰的認知與學習,系統的提高和完善個人道德標準,其發展對于經濟增長和社會進步都將起到關鍵的作用。
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的不斷深化,各個領域都在尋求改革創新,努力構建和諧社會。創建和諧社會,正確調節利益關系就要繼承和發展中華民族的優良道德傳統,也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客觀需要。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注重整體利益、國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強調對社會、民族、國家的責任。創新服務,沒有止境。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決議,正是順乎民意所采取的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重大決策和重要步驟,體現了高度的文化自覺。我們有理由相信,經過全社會的共同努力,社會主義的中國一定能夠書寫一份令人滿意的“道德答卷”。
(曹晗)